由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与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市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承办,天津师范大学民商事应用研究中心及科技创新法治研究中心协办的“民法典视域下民营经济的保护与促进”座谈会在天津市律师协会成功举办。来自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的精英律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法典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协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名誉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贾邦俊教授以“民法典引领民营经济促进法正确实施”为题发表主旨发言,引发热烈反响。
贾邦俊教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确立了平等保护、意思自治、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法理根基,而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则是在民法典基础上,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进行的专门立法,两部法律共同构成我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的“双支柱”体系。
主旨发言中,贾邦俊教授提出六个重要问题。
首先是民法典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指引”。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为民营经济促进法提供价值导向,其平等保护原则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与其他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原则保障民营企业自主决策、自由经营,诚实信用原则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共同构成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理念与制度框架。
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实现了立法突破与制度创新。它与民法典形成一般法与特别法的逻辑关系,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在确认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融资促进机制和权益保护体系等方面实现创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再者,民法典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实务中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两部法律虽立法层级和调整范围不同,但目标一致。在司法和执法实践中,需明确各自适用范围,加强法律解释,统一执法标准,消除法律冲突,确保两部法律协同发挥最大效能。贾邦俊教授还从合同纠纷、侵权救济、产权保护、纠纷解决四个领域,深入阐释了两部法律适用的衔接要点。
关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路径与完善方向,贾邦俊教授提出,要通过建设配套法律规章、构建立体化监督体系、加强司法解释、开展普法宣传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措施,推动法律从文本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同时,应从配套制度、监督机制、司法保障、普法宣传等多维架构推动法律实施,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将法律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最后,贾邦俊教授强调,民营经济促进法具有划时代意义与理论贡献。它是法治经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法治化;填补了民营经济领域基础性立法空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融入新发展理念,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多元共治治理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体现现代法治从“干预法”向“促进法”转变,推动法学理论发展创新。
此次座谈会上贾邦俊教授的发言为深入理解民法典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关系,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提供了深刻见解和理论支撑。随着两部法律的协同实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方民商法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网站建设